业内资讯

东莞互联网产业总产值约200亿 融资与人才不足

时间:2015-12-13 07:47 作者:东莞厂房网 阅读:

近日,东莞市网络文化协会发布了《2015东莞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称,东莞互联网产业经历了2007年前的传统PC阶段、2008-2012年的龙头企业崛起阶段。之后,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进入多业态新兴时期,目前东莞互联网产业年总产值估测约在200亿元左右,发展势头和潜力可观。不过,东莞市互联网产业仍然面临着规模小、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资金和人才缺乏等困局。
从业企业达4700多家
该《报告》分为东莞市互联网产业概况、产业发展特点、龙头企业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六个部分。报告称,截至2015年8月27日,东莞全市共有注册的电子商务、互联网、网络企业4771家,此外有5305家东莞公司在企业经营范围上明确了“网上销售”业务形式。根据现有数据估算,目前东莞互联网产业年总产值大约在20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成为东莞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力。
不过,目前东莞全市互联网企业以中小规模居多,企业员工数量普遍在30人以下,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千万以上的寥寥无几,企业业务大部分以东莞本土为主,能做到立足东莞扩展到全国的互联网企业极少,在全国具备知名度及影响力的东莞互联网企业,也仅有115科技、雨林木风、唯一网络、团贷网、瓦力科技、星座屋、环球塑化网等几家企业。
正处于第三波浪潮加速期
该《报告》指出,东莞互联网产业已经经过三波浪潮,目前正处于新一波浪潮明显加速时期
其中,2007年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为传统PC互联网起步:代表企业为智通人才网、卓博人才网等人才招聘网站,东莞阳光网、时间网等地方门户网站,寮步论坛、长安网等镇区论坛,搜房网、房掌柜等房产网站。
2008年至2012年,一批东莞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始崛起,包括雨林木风、115科技、星座屋、东游网、菜虫网、易得科技、盟大集团、健客网等,主要集中在网址导航、云计算、网络文化与游戏以及农产品、塑化、药品电商等领域。
随着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2012年至2015年,围绕着吃喝玩乐本地生活服务O2O业务瞬间爆发,瓦力科技、KK馆、优惠通、团贷网、名师宝等一批新生企业出现。此外电商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激增。例如,目前东莞互联网金融类型的企业已经多达50家左右,涵盖了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等领域,一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莞设立分支机构。
融资与人才不足
《报告》也指出,与周边广州、深圳等互联网大市相比,东莞互联网产业依然整体竞争力不强,具体表现在整体规模偏小、龙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氛围和人才不足。
互联网的核心竞争本质上依靠创新的技术及商业模式,但东莞互联网产业结构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互联网企业属于地方门户论坛、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推广等传统低端互联网业务,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商业模式创新少,且能辐射范围大多局限于东莞本土,因此很难做大做强。
此外,互联网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在企业融资能力方面,除了仅有瓦力科技登陆新三板市场,东莞市暂无登陆沪深股市及海外资本市场的纯互联网企业。每年通过权威媒体披露获得风投融资本土案例通常不超过5家,金额往往也都不大
人才方面,东莞互联网百人以上的龙头企业较少,从而给东莞互联网行业培养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互联网后台开发、移动端APP开发等技术人才及具备千万级别以上用户管理经验的运营人才成为东莞互联网行业极度稀奇的人才类型。
《报告》最后提出了几项发展建议,包括利用巨大产能及丰富的货源,发展内贸电商、跨境电商及产业互联网,打造各个垂直产业平台,引导企业进行互联网工厂改造;鼓励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打造几个企业、人才及资源相对集中的互联网产业园区;针对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运营人才,在户口政策、税收优惠、住房补贴及人才公寓方面加大吸引力等。
东莞市网络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张琛:“我市互联网企业最大瓶颈在于人才” 
记者:这份互联网产业报告出炉过程是怎样的?
张琛:协会以前每年都对本土互联网产业进行摸底和情况总结,但最近两年发展太快,加上政府提倡“互联网+”,因此有必要做一份比较正式全面的报告。因此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企业、组织座谈等方式,历时三个月出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报告和调研对象以会员企业为主,除了我们本身掌握的情况外,我们还委托专业调研机构,以及向其他协会和政府部门了解情况、数据,因此基本情况和数据都是比较客观可信的,但也不排除疏漏之处。至于200亿的年产值规模,是根据地区网民数量与互联网产值关联性等推算出来的,确切数据还需要参考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数据。
记者:东莞互联网产业最大的发展瓶颈在哪里?
张琛: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难招、难留,人才不足也导致创新能力不足,进而使得产业格局偏小。其中缺得最多的还是技术型人才,包括软件工程师、程序员这些基础职位,企业只能互相挖,或者从广深挖。企业向我们反映,如果广深一个月薪五六千的技术人员,挖来东莞就要八千到一万。幸好市里面也出了一些政策,情况也在好转,我们也在通过举办互联网专场招聘,以及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但东莞高校还是太稀少,本土培养不足,比如我们正在争取成为腾讯众创空间合作基地,但我市高校指标不达标是个硬伤。